我省赴京選聘村官引學子熱烈關注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想擔大任,必須先到基層去”
5月14日,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辦公室赴清華、北大召開宣講會,為新農村建設覓人才。在全國率先專門到北京選聘大學生村官,率先提供全額撥款事業編制解決大學生的后顧之憂——這兩個“率先”引起了兩校學子的熱烈關注。
為了理想選擇當村官
十年寒窗,最后到農村當一名小小村官,大學生們是怎么想的?采訪中記者發現,無論是為了實現個人理想,還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學生們的選擇都經過了深思熟慮。
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周瑾平是班上的團委書記,研究的是經濟哲學。從本科、碩士一路讀到博士,臨近畢業的他選擇了村官作為第一份職業,是為了驗證自己所學知識,同時用掌握的知識為人民造福,做到“知行合一”。“我的專業方向是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安排。在中國,農民人口多、農村地區大,不了解農村就不能算是了解中國。深入農村,才能站在農民角度了解最真實、最深層的問題。”周瑾平說。
20歲的石磊是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生。他放棄了讀研機會,拒絕了10萬年薪的企業職位,堅定地選擇了當一名村官。“我們這一代人對農村了解很少,對農民的感情不夠深厚。到農村工作一段時間,可以更好地了解認識農村,鍛煉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石磊認為,跳出純技術工作,眼光將更加寬廣,對今后的發展一定會大有幫助。
最關注如何融入農村
大學生在農村能做些什么?大學生村官如何考核?待遇如何?宣講現場,大學生們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大家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如何在很短時間內融入農村,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與農村實踐很好地結合?
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解答,除了各級組織的跟蹤服務和集中培訓外,還安排村黨支部副書記或村副主任、主任助理等職,給大學生們壓擔子、建平臺,農林、科技、扶貧等部門會在資金、項目上給予支持,并建立市、縣、鄉、村四級幫帶機制。可以說是整合所有資源,為大學生村官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只要大學生踏踏實實,都能干出成績。
現場的大學生們最終給了自己一個答案:用心去做,就會有所作為。
明年畢業特意提前打探
在北大的宣講現場,來了好幾個明年畢業的學生。今年剛剛大三的成同學表示現在就業形勢嚴峻,早點打探可以為明年的就業做好準備。
來自中文系的碩士研究生歐陽國焰也是明年才畢業。她說,江蘇對人才這么重視,大學生村官可以續約、可以考公務員、可以考研,充分考慮到了大學生的職業連貫性,更多關注到大學生今后的職業前景,因此很有興趣。
來自北大的周昀同學志向是當一名國家工作人員。她注意到國家公務員的招考越來越多地要求有基層工作經驗,因此想先在基層鍛煉一段時間。“我的認識是,只有在基層待過,才會知民之所想、民之所需。想擔大任,必須先到基層去。”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