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屆就業“起航”遭遇冷熱兩重天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了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了64萬人。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有592萬人。從9月20日開始,2009屆高校學生就業序幕拉開。但是,某人才機構調查顯示,對于不同地域、不同專業、不同心態的高校畢業生,求職遭遇也會有所不同。
“冷門”專業漸搶手本科生平均薪資2000~3000元
日前,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公布了全國普通高校規模以上專業2007年的就業狀況,其中涉及本科專業226個。根據對2007年各本科專業初次就業率的統計,就業率位于前10位的專業是:金融、園藝教育、機械制造工藝教育、機電技術教育、電氣技術教育、汽車維修工程教育、烹飪與營養教育、市場營銷教育、德語、法語。
2008年學子就業年中盤點數據顯示:從總趨勢來看,值得關注的是,以前被認為是冷門的專業,現在卻已成為就業率較高的專業,諸如地質學專業、地球化學專業、大氣科學專業、茶學專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反觀近年被認為較熱門的專業,如法學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英語專業卻并未與人們的期望相稱。
就業起薪方面,學歷仍然是一個常規的決定因素。碩士畢業生平均薪資為3307元,3000~5000元薪資段的比率最高,為55%。本科畢業生平均薪資為1798元,2000~3000元薪資段的比率最高,為57%。大專平均薪資在1287元,處在1200~2000元薪資段的比率最高,為62%。
多數人首份工作是跳板京滬穗深仍為首選地
調查顯示,有12%的職場新人在半年內就有跳槽的打算。在一年內更換第一份工作的占36%,考慮在兩年內跳槽的占28%,僅有24%的新人認為工作3年或者更久再換崗為宜。
應屆畢業生小張告訴記者:“我認為,第一份工作不可能讓自己完全滿意,尤其是對于剛剛畢業沒有多少經驗的我來說,對工作的期望不能太高。能滿足一兩條預想就足夠了。”小張認為,目前的工作是一個取得經驗的途徑,一年后會考慮采用“騎驢找馬”的戰術換工作。
此外,雖然國家對于畢業生就業的政策一直在向基層向西部傾斜,但仍難以撼動京、滬、穗、深成為畢業生就業首選地的誘惑。有調查顯示,在被問及“您認為比較理想的就業地區為哪些”時,85.46%的大學生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地區;而愿意到國家急需人才的邊遠城市或農村地區就業的大學生只占到調查人數的5.70%。
而選擇在京、滬、穗、深扎根的畢業生心里的原因在于:大城市能獲得更高的視野與事業發展機會。雖然生活成本較高,但眾多學生仍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生活質量,最終在大城市找到生活與事業發展的平衡點。
大多數企業更謹慎跨國名企獨愛應屆生
新實施的《勞動合同法》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其中的部分沖擊被轉為對應聘者的把關加強,這對應屆生的影響最大。
雖然新勞動法更注重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但其中的相關條款使得企業在用人時慎之又慎,以免增加額外的用人成本。因此,對于變數最大的應屆畢業生,許多企業都選擇了放棄的態度。從事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周先生表示,工作經驗是應屆生的先天不足,另外,心態不夠沉穩,這些因素使得一些規模不大的企業很“排斥”應屆生。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一些跨國知名企業仍然對優秀畢業生情有獨鐘,為尋新人才開始主動出擊。早在今年暑期前夕,微軟、安永、泰科、英特爾、Google等眾多跨國知名企業紛紛啟動實習生招募項目,以增加人才儲備、減少磨合期的綜合實踐。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讓國內一些企業開始效仿。
摘自《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