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經紀人“走俏”中國工博會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新華網上海11月5日專電(吳軍、楊金志)開幕僅僅一天,中國工博會高校展區就簽訂項目29個,總金額達2.4億元。這一數字幾乎是往屆的2倍。這多半要歸功于首次亮相在工博會高校展區的技術經紀人。這是記者在2008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科技館高校展區所了解到的。
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的工博會
本次展覽亮相的35名高校技術經紀人,全部來自上海高校技術經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是全市25家技術經紀機構之一,旨在促進高校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和技術轉移,發揮技術經紀人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截至目前,上海高校已取得技術經紀人證書的有60余人。
上海高校技術經紀有限公司季劍平表示,經紀人一方面通過市場調查,把企業對科研的需求信息及時反饋給高校,另一方面準確收集高校的科研成果信息,匯總后推薦給企業,“為企業和高校牽線搭橋,扮演‘紅娘’角色。”
技術經紀人黃志君說:“作為上海市高校授予的第一批技術經紀人,我們主要通過與地方政府建立創新服務中心、工作站以及各種對接會來挖掘、尋找、捕捉企業需求的第一手的信息,然后,把這些信息反饋到學校相關科研機構和老師,進行合作。”黃志君表示,他從事技術經紀人工作4年,在他手中簽訂的科研項目近百項,合同總金額超過1000萬元。
2008年10月16日,華東理工大學與美國最大的煉油企業Valero能源公司簽訂了技術實施許可合同,技術許可費超過億元,成為中國高校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海外技術許可費用的項目,同時,此次合作也是中國大型化工成套技術第一次向發達國家實施技術轉移。這其中,高校技術經紀人團隊起到了很大作用。
作為企業代表,上海華誼集團常務董事胡糠說:“技術經紀人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有時候,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要想上一個新的臺階,必須有新的科技作為支撐,然而,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自己沒有力量擁有專門的研究團隊,這些新的技術往往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如果不解決好這個問題,企業很難壯大。”他接著說:“現在有了高校技術經紀人,他們可以把企業需求信息及時傳達給高校,借用高校的科研力量進行攻關,實現企業和高校雙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陳世浩說:“我們學校引進技術經紀人不到3年,科研發生了很大變化,先后簽訂科研項目十幾項,總金額已經達到了500萬元。”他強調說,“資金充足了,我們就可以更好地開展科研,進行基礎醫學研究。”
高校展區上,首次亮相的35名技術經紀人全天都活躍在交易現場,他們向專業觀眾推介受委托中介的科研項目,并為企業技術需求尋找教師研發攻關提供中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