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漲工資是中國職工十大期待之一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中國工會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即,人民網.中國工會新聞網日前為此推出“中國職工十大期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個備選“期待”中,“實現協商漲工資,工資年年漲,要趕超過物價增長”拔得頭籌,83%參與投票的網友都選擇了這個選項。
名詞解釋:工資集體協商
工資集體協商是指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代表依法就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支付辦法、工資標準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工資協議的行為。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是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和制度,也是市場經濟國家工會的通行作法。
數字工會:實行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職工工資普遍高15%
有數據顯示,實行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職工工資普遍比同行業未實行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高10-15%。
據了解,江蘇泰州市,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同比平均增資14.5%、15%和22%。據全總第六次全國職工隊伍調查問卷數據和典型單位調查、個案訪談資料的分析,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去年以來增加工資的占69.1%。
通過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河北省職工收入持續增長,2005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12.1%,2006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12.8%。河北邯鄲礦業集體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四年,職工收入年均增長18%,2007年人均收入達27000元。
山東聊城交運集團自2002年實行工資集體協商以來,職工年均工資以13.5%的增幅遞增,超過全省企業職工工資增長幅度3個百分點左右。江蘇省統計局認為,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是職工工資性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
數字工會:27個省在特定行業建立工資保證金制度
據了解,全國工會積極參與政府有關工資分配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研究制定,推動建立工資的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工資清欠工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問題。目前,多數省份基本解決了國有企業工資歷史拖欠問題。
目前有27個省份在特定行業建立了工資保證金制度,一些省市建立了欠薪報告制度。全總在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情況的研究中提出,要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建立最低工資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目前各省份都建立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制度。
摘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