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 員工如何應對維權?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不僅僅帶來了股市下跌、收入減少,還引發了各國的裁員潮。香港TVB于日前宣布裁員212人引發爭議,而國內的IT企業9月中至今共宣布裁員1.9萬余人……在一些網絡論壇上,有網友貼出自己收到的裁員通知,上面都出現了“經濟性裁員”的字眼。
這種往常少見的裁員方式,到底是怎么回事?企業面臨經營困難要裁員節流,能說裁就裁嗎?“經濟性裁員”,勞動者是否只能接受?可以獲得什么樣的賠償?廣州司法界的勞動法專家肖勝倫一一作出解答。
金融海嘯襲來,“經濟性裁員”頻現
“我們很遺憾地通知你,受金融危機影響,因經濟形勢不好,公司將進行經濟性裁員,你是其中之一。希望我們共度寒冬,早日再聚首”,這是記者日前在一名網友的博客中看到的裁員通知。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企業裁員越來越多。有的人被裁后在博客和論壇曬出自己收到的裁員通知,這些通知里,都出現了一個詞,那就是“經濟性裁員”。
經濟性裁員的必經程序和注意事項
步驟1 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征求意見。
企業說明情況時,還須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由于裁員既非職工的過錯也非職工本身的原因,并給職工造成生活負擔,為此,裁員前應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
企業須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依此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步驟2 須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并聽取意見。
企業要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意見。
步驟3 正式裁員時須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并依法賠償
企業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后,要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并按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注意1 提交詳細的裁減人員方案,并征求工會或全體職工的意見。方案內容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及實施步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集體合同約定的被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辦法。
注意2 優先留用4種人員,包括:與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與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員工。
注意3 不得裁減3類人員,包括: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員工。
摘自《信息時報》